
夏天,小事三五则
📑 Table of Contents
过去的一个月没有新鲜事发生,但新的小事不断,都是衣食住行上的小小事情,写一下好了。
厨房里的事
六七月份我突然又开始中午带饭了,为什么在这个外卖极其便宜的时候开始做,是因为月初时回了一趟家,家人准备了很多菜让我带走,还有一次性打包盒。之前停止带饭的原因是我的饭盒摔坏了,我一直没有动力换新,于是现在用着不太环保的一次性饭盒带饭之。我之前都是晚上做好饭了顺道装配隔日午饭。有很多饭盒的好处是只需要周末备好很多餐后一次装盒就好了,不需要每天装配,坏处就是……这实在不太环保。
因此在用完后我可能还是会考虑多买几个可以循环使用的塑料餐盒吧。
日式溏心蛋
另一件关于吃饭的小事是我前一阵买到了打折的可生食鸡蛋,我不太爱吃蛋,之前的蛋甚至放坏过,但正好下厨房刷到了日式溏心卤蛋——我超爱吃711面食套餐里的溏心蛋!事不宜迟马上就做了。
我两个周末分别做了5颗蛋和7颗鸡蛋,直接把整盒鸡蛋用光了。足见这个食谱到底有多好吃!
根据食谱,鸡蛋冷水下锅,我是中高火煮到水开,立刻转最小火,计时4分钟——我第一次计时5分钟,就完全不溏心了,第二次严格的4分钟才是流心状态。然后立刻泡冷水,泡一段时间后再剥皮。
可能是我的水不够冷,所以后续剥皮的时候不是很好剥,如果再做一次,我应该会放冰块快速降温。
之后的腌制酱汁:糖、生抽、纯净水按0.5:1:3比例加入。我还加了一点点老抽(因为我的生抽不够咸也想更上色),以及一点点料酒。酱汁没过鸡蛋,放入冰箱冷藏一晚,隔天吃就是一整个711溏心蛋的味道,恰到好处的甜咸和略微的酒味!放入拌面里或者直接吃都超级美味!就算是不爱吃蛋的人也会被它彻底迷住!
这周还做了咖喱吃,这个倒没什么好说了,依然是用番茄煮的无水咖喱。咖喱块我这边最好买到的是好侍百梦多咖喱块,但这次换了好侍的咖王咖喱块。比前者似乎好吃一点,颜色更深,但中辣基本不辣——还在寻找更好吃的咖喱块中,欢迎网友推荐。
刀,砧板,我的冰格
2023年时写过一篇记录《我的厨房》。
厨具我大部分使用的还是当时第一次搬出来自己住时买的那些,主打是就是淘宝搜到什么我买什么,便宜能用就好了,所以当时刀具和砧板都是套装。刀具是那种传统菜刀(刀体是长方形的),现在已经不太锋利了,过段时间会磨一下。
如果磨完还不行,我下一次置换可能会考虑西厨刀(三德刀)。因为感觉更好看也更轻,并且我的厨房里完全没有斩肉、砍骨的动作。我切肉觉得费劲,除了有刀不够好不够锋利和太重的嫌疑以外,对我来说可能还有刀背到砧板的距离太远了的原因。
总之,一切都只是嫌疑,一切怀疑都还在可能阶段。等我换把好刀再说。(这句话是不是很帅?)
而我还新添置了一个砧板。在刚开始买厨具的时候我完全不知道砧板很重要,厨具套装里的砧板非常轻,非常薄,导致放在厨台上(尤其有水的状态下)会滑动,切菜体验非常差。然后我最近置换了一个如左下图这样的砧板:
它的大小是36cm*26cm,重量大概是750克,足够重所以切肉时的手感很稳,两面都是向内倾斜的,切番茄一类有汤汁的蔬果也没有那么容易弄脏厨台,因此我非常满意。诸如发霉之类的问题,我还没有使用得太久,暂时没有什么遇到。
砧板
冰格
硅胶锅铲
而夏日的冰格,我从原先的整排的小球冰格、上层冰格下层储冰的盒式冰格换为了上方中间图小型冰球。原因是我的冰冻室相对小并且东西乱塞,盒装太占空间,一排的冰格又需要保持水平放置,最后选择了这种最小、最不占地方可以随便放的冰格。
它的一颗球正好可以冰一杯美式,因为小所以冰起来也非常快,并且买多个也可以垒起来。我买了两个,摔坏一个,还计划继续买一个。也是近期相当满意的小东西。
我翻看2023年的记录,发现当时使用的锅铲我已经丢掉了,最后置换成了上方右图的这种一体式硅胶锅铲,因为边缘非常扁窄,很容易给食物翻面,刮汤汁也刮得很干净,同时轻便不伤锅,很好用。但它也有和一切硅胶制品相似的缺点,在厨房放久了容易变黏,因为我还没有用过比这个更好用的锅铲,所以决定还是勤换吧。
最近还买了一个电动绞蒜器,为了快手煮汤还买了日式白味噌,因为没有横向对比,就不展开说说了。
其他的消费
换眼镜了
前几天我去找了眼镜店验光,惊闻我的双眼度数是700,双眼散光300!不知道为什么是惊闻,其实和我上一副眼镜的度数除了一只眼睛深了25度以外基本没有差别,但我很多年没有验光了(如同对待体检般逃避),再一次对“我真的近视散光很严重”有了清晰的认知,于是才如此震惊和沮丧。
目前这副眼镜是四五年前在学校附近购物中心配的,配太久了,鼻托有点生锈,镜框掉漆,镜片除了没碎以外基本上是战损成色。于是开始配镜——对,还没有拿到,我怀着沮丧的心情在眼镜店呆了一个小时,最后也没能在那家店配,因为独自一人在男店员注视下试戴眼镜很紧张,且看不清(700度视野高斯模糊版本),根本挑不出喜欢的镜框。折腾了半天最后是线上配的。
线上店是很久很久以前小枫推荐的,因为实体店就在我的城市,当天线上挑了很多镜框,隔天就收到试戴了,在家里虽然看不清但可以把脸怼到镜子前,就是会放松很多啦。由于我自己现在这副镜框上下的宽度比较大,眼镜下滑的话,下缘经常会顶到脸颊弄脏镜片,所以选了一副小框的,长度大概一致,但上下宽度窄了一半。
线上配镜时需要用到的数据有双眼度数,散光,轴位和瞳距(这个我的验光单上没有,但验光师在我上一副眼镜的数据单上写了)。
由于高散配不了蔡司的1.74折射率,我的预算只有一千,蔡司做1.74折射率定制的话线下店给我的报价是两千多,线上店只能配1.67折射率了。因为还是想要更薄的镜片,最后我配了大明阿米娅的1.74,实收价格差不多690元,其中因为高散所以需要150元的定制费,总之价格还是比我想象中要低很多的。总之目前正在静待它到手——小编之所以把讯息写得如此详细,主要是想到若干年后可能还会需要回来参考。
顺便一提,在验光时我得知自己是右眼主视眼,这个的测试方法也很有趣:
在正前方寻找一个点,双手四指并拢,双手的食指和拇指搭成一个三角形,像是搭了一个房子的房顶。然后双手前伸,透过三角形,将视野正前方的“点”放在三角形的中心。
接下来,单独闭起你的右眼,去看那个点,再单独闭起左眼再看。你会发现,有一只眼睛看得见这个点,另一只眼睛看不见(被手挡住了),看得见的那个点的眼睛就是你的主视眼。
换手机了
六月初时趁着有国补,终于换了新的手机。我原先的型号是iPhone 12 256GB版本,说实话它的性能使用和内存我都觉得还相当能打,使用多年外观也可以说是崭新,拿去回收都没有检测出问题。但由于使用太久,对我来说续航实在不行,基本上电量焦虑到出门就会带充电宝的程度。
新的手机是iPhone 16 Pro,128GB版本,实付的价格是5499元,因为我的电子产品几乎都会用到四五年的,所以价格其实还好。购买前我犹豫了一下是否要买256GB,我的旧手机差不多使用了100G出头的内存,在我有iCloud家庭组来负担照片内存的情况下,感觉128G应该可能还是能用的。但主要还是因为256G版本没有国补。
新的手机自然是比旧手机要流畅非常多的,并且续航上也非常满意,基本带到工位充满,回家狂玩(……)也不需要充电,隔天早上起床继续回工位偷电。
但致命问题是我在线下店时就已经感觉到新手机比我之前的型号要重非常多,上网查了一下发现比iPhone 12重了40克,戴上壳的话就是沉甸甸不可忽视的手感。起初没有注意,用了一个月以后就觉得手腕疼……因为我是长期左手戴表且晚上不摘,呃,还惯用左手玩手机,导致上个星期开始觉得左手无力,呃,我左手开始擦跌打损伤药油了。
所以哪怕只是200克的重量,长期使用下来还是非常有负担的,建议双手轮流均匀交替玩手机……或者就,别玩那么多手机了!
夏天,夏天
这毫无疑问是一个酷暑,我是天冷时盼望夏天,到了夏天就会觉得“这是我人生中最热的一个夏天”的那种人。但今年真的太热太热太热了,我几乎每天一杯冰美式打底,经常一天两杯冰美式回到家还要继续喝冰茶冰可乐。
如果是冻大杯冰饮料,现在我已经不依赖冰格了,每天就是直接把瓶子装1/3的纯净水丢到冰冻室,隔天拿整个冰杯装热咖啡。户外温度会飞快地把底部的冰块融化掉,饮料下沉,冰块上升,此法比每天专门冻冰把冰装进杯子要便捷许多。
关于夏天的购物实在纷杂,简述两件,一是在药店被医师推荐了丹皮酚软膏,用来擦蚊子包。体感止痒比我之前只擦风油精要见效快得多,把蚊子包消下去的话可能要擦个两三次。

二是因为通勤需要骑车,实在很热,于是也购入了蝴蝶推荐的冰圈骑车时用。冰圈的质地有一点类似游泳圈材质的冰凉坐垫(太抽象了抱歉),我满打满算出门到进有冷气的室内只有20分钟,所以前一晚冰箱冰好,隔天户外用正好,骑车时始终是冰凉的状态。再长时间的话可能就没有那么冰了,并且它也有一定的重量,对颈椎就不一定友好了。
以上就是我的夏日小事三五则,大家,也多吹空调多喝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