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三个月都看了什么片?
快周末了!突如其来的一些作品大汇总,虽说是转播一些Neodb上的短评,但也稍微附上了一些没有写在短评里的思考,有巨大的剧透,也有巨大的感情,还有一些,呃,微小的想法。
这里提到的作品和评论都有需要Trigger Warning的地方,下文包含了一些泥塑狗塑等胡言乱语发言,还有战争内容,也会有性暴力的提及。
总之这一两个月因为鹅鹅搞饼,搞得我忍不住也分而食之,所以跟着也看了好多韩国人!韩国人实在做得一手好东亚融合菜,吃着吃着甚至吃出了一点港片味。

阿朴这个JSA实在是看出了我满腔的巨大感情!前段时间看网友用《当年情》剪JSA看得我汪一下直接死了!巨大感情!巨大感情!(小姐你冷静一点)。其实最近又开始听《当年情》了,除了JSA这个频频太突然了以外其实还因为看了龙哥在采访里说到了Leslie,然后哽咽着唱“轻 轻笑声”,真的好伤心……
顺便把在Timeline上的一大堆JSA贴膜也挪过来好了:
「 此处包含JSA大剧透! 」
好喜欢秀赫对着大哥开了两枪空枪那里,大哥两番震悚,何其惊惧。到了最后问有什么口信要给他,却只是轻轻吹一段口哨。最最举重若轻的哥……丢掉了魂最后连打火机都没带走唯余死意的狗……
我感觉狗在jsa里的纯真就是,很恐怖,某一刻纯真得善恶不分对立也全然不顾,无知无觉地跨过边界也不管了,竟会向敌人求助,会向朋友拔枪的,恐怖的狗。一封假信就能召唤得他心神全飞快乐赴死……
还和小鹅聊到了大哥归还打火机的事:“那个打火机像是哥的一个交代,像是,无间道里的窃听器,哥说再也不抽烟了,就像把这场大创痛用自己的方式掩过去了。其实也可以说是用你给我的东西,祝福你能再找到生的希望。但是狗意已决,狗戴着的是保险销,从来没有后悔过一开始的相识,没有遗忘过大哥的祝福,但这也是逼死他的东西。”
其实我开始看的时候也觉得大哥给狗打火机几乎像退还定情信物,可是又觉得,大哥从始至终都希望狗好,给狗的祝福,也很温暖地欢迎狗带来的新朋友,板门店见狗的时候感觉狗只差一秒就要把真相说出来了才忽然掀翻了狗,今天看结局英爱对大哥说起郑友珍死在了自己的生日,大哥说“我不去想死人的事”……或许对大哥来说,死了就是真的死了,其他的事,都没有活下去重要。(鹅说的生之希望时我突然又想到了情欲之眼,呜……)于是越想越觉得那枚打火机,更可能是大哥想要给狗留下一些,生活下去的希望吧,也是鹅说过的对生活的期待。但是对狗来说,真的已经走到了不死不行,没有办法再活下去了的程度……真的太重了……JSA真的对狗太残酷了,怎么会把这样纯然的一个狗放在这样的境地里生生砸到粉碎……
(这里还有一段鹅说大哥对狗是润物细无声的爱的教育!呜!非常非常喜欢这个“爱的教育”)
大哥的爱里甚至充满了对狗年轻乱来的激情的理解……狗试探着问大哥想不想来南韩的时候大哥严肃地讲完之后,还是要用全是蛋糕碎的手rua狗呢!大哥含着血要狗补枪的时候狗脸上又是泪又是汗,感觉是真的彻彻底底把心给大哥了,怎么不信大哥呢,大哥什么时候害过你……呜!大哥看到狗被拖走的时候拿枪的手脱力垂下那里好深情。从开头到结尾,一以贯之的爱和保护……从未掺过一点假的大哥的心,我总觉得大哥是见过世面的人,说不定大哥见过比那一晚还要严重还要可怕的场面……才会把这样小小的竟不把边界放在眼里的狗狗安来抚之,在大哥的眼界里,人生那么长,狗应当还是可以活下去……只是狗没有见过那样多,当下已经无法承受了,背叛了朋友的人,怎么还能活得下去。




不过我又在想,蝙蝠最后的结尾安排神父“假意强奸信徒,故意让人撞破,目的是为了让信徒发现他根本不是所谓的圣人”这个情节,我还是觉得这种惯性很糟糕的(虽然在大脑冲击的情况下这个剧情都变得平淡了)。就,不论如何去使用强奸这个情节,强奸都是不可能促成一个好的结果的。“怀着好的意图的强奸”是不存在的。派神父去强奸女人,这个情节就还比较模糊,你看朴赞玉敢不敢派神父去强奸小孩,情节和作用其实也没啥变化,但这种“好的意图”-“好的结果”就在强烈反社会的动作面前变得很虚弱。
(写完都觉得有点好笑,小姐你一定要在三级片里讨论是否存在强奸情节滥用吗。
(思考完我又想起那个著名的,回去杀死希特勒,和回去强奸希特勒,这二者的正义。
其实期间还看了饼馅的《胜负》、《南山的部长们》、《局内人》(难看),还看了曹承佑的《完美对垒》,不过短评完全没有什么内容只是一昧对人家的外貌指指点点,所以干脆不贴了(喂)。剧集的话我还看了韩剧《阳光先生》。

「 怎么说呢,就韩国人这个大抗日看得我,哎!(挠头) 」
想了想觉得本剧是节奏有一点点拖,太多慢放镜头打乱节奏了,但是其他地方都出乎意料地很喜欢,喜欢这个似乎为复仇而来而最终轻轻放下的故事,没有其他剧集那样或手起刀落或和解得让人郁闷。宥真的塑造就非常让人感动。前半部就很有看一女多男那种欧,他好爱她,欧,他也好爱他的幸福的偶像剧感,金泰梨太生动可爱了,端庄的凶狠的瞬间和非常萌的“我什么都不懂只会像画一样呆在这里啊”的一些时刻…特别可爱。几乎所有关于语言的部分都很可爱,编剧好会写,最后抗日部分一些台词难免肉麻,不过因为男女主互动得很清爽我又忍了(配搭金泰梨的话饼馅看起来年纪还是太大了啊!)我很喜欢里面那些语言梗的,小姐最开始写“我想你”的时候饼饼馅还不识朝鲜字看不懂。后面饼饼馅痛失亲人让小姐不要担心,还在信里写“i miss you”还说学习很快的你,想必已经学到这句了。小姐果然着急地过来取信,可能是想看看能不能遇到对方的,最后却只能拿着信哀伤地说:“看来错过了啊”。诸如此类还有许许多,以及结尾的“Fish,不是Pish”也特别可爱。真的有把这种语言上的微妙错位玩得特别有趣!
顺便这两个月还去影院看了《晒后假日》,依然觉得喜欢。以及也把六月份看的这部也贴上:

「 可能不是好话 」
trigger warning一下虽然是lesbian太空公主但本片依然含有致死含量的几把(。恐几把人士可以直接逃跑了分级应该至少是21岁,披着萌萌动画外衣但有本年度含量最高的脏话和性笑话,有些好玩有些乏善可陈,比较好玩的是问直男飞船“你该不会是来自21世纪吧”。
一定要说的话我觉得里面都是非常typical的标准化的酷儿image,不知道是不是篇幅关系,总之pronoun开放关系多偶关系,全都是用一句台词交代了的比较表面的表达。至少对我来说本片看完也完全没有触动到任何…个人的,私密的东西,但倒也确实很文明就是了(……) 噢除了drag queen反派和突如其来的大血浆,这两部分都是那种会突然长叹一下“终于!”的部分,熬过了谈得都有些cliche的不好笑的性别性向笑话以后终于看到了一些非常“酷儿”的独特的东西,尤其是到结尾chick magnet部分,其实完全不必要的也还是要搞得满地肉块血呼呼的时候,就感觉到噢噢这个就是你不必要也还是要做的东西对吧,我喜欢!(?
五月份的时候去影院看了攻壳特工队!天呐太完美了!以及看完这个突然想到了2077里朱迪的电话头像,就是Ghost in the shell呢!


这里的巴特非常有魅力,高大沉闷乏味除了养狗买狗粮以外没有别的私生活的男人真是(好爱看。)喜欢他捞出狗狗耳朵的细节,也喜欢他问少佐“你现在幸福吗”的大恸…刻画得太好了。这一作的音乐也特别好。

我有点忘记之前有没有贴过Happyend了,不过这部我也非常喜欢,再贴一贴吧。

之前也有读到导演的一篇访谈:《空音央:剥离政治的电影,恰恰是最政治的》。
“友谊很有意思,它没有规则。从最肤浅到最深厚的关系,任何类型的友谊都可能存在。也正因为友谊的模糊性,驾驭它变得非常困难。
但我真正想问的是,为什么国家和社会会把恋爱、婚姻之类的性关系放在比友谊更重要的位置?我们知道,对某些人来说,他们与宠物的关系比什么都重要。我们需要为其他形式的关系留出空间,它们与性关系一样,都是重要的社会纽带。也许最好的方法不是给予其他关系特权,而是要摧毁这种只给予某种关系特权的制度,比如婚姻。
在日本,如果你想去医院看望你爱的人,你必须和他/她是正式注册的的婚姻关系,尤其在疫情期间——那时连已婚人士想探望爱人都很困难。但我们有什么理由说某人的妻子比某人最好的朋友更重要呢?也许,他们最好的朋友才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探索友谊的暧昧之处、友谊的重要之处,这也是我日常思考并想要在电影中体现的事情。”
我觉得青春时的友谊和爱,非常坚固又非常脆弱。和朋友一起看happyend猛然想起来一件……确实因为政治光谱影响到友谊的事情。一个在22年末23年初猛地吵崩了不再联系的朋友,当时是因为一个事件,一位学新闻的学生举白纸被捕,然后当时有报社说“如果这个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我们会提供岗位”。
因为她当时在考新闻学,我就把新闻转给了她。之后聊到了很晚,我们在这件事上产生了观点的分歧。其实具体的细节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只是伊认为“媒体是党的喉舌”这句话是对的,而上述学生的作为并不值得认可。而我很错愕。现在想来其实没有吵架,只是讨论得很激烈,讨论了很久,互相说服不了对方然后很冷地结束了对话,后面再也没有联系了。我们曾经待在一起很长时间,我相册里还能找到那时我们一起吃饭的照片,她从家里给我带的菜。
我觉得,真实的、线下生活的相知相处,给我带来的慰藉,绝对会是比意识上的“观点一致”要多得多。但是,事情就是,就是无意间打开了一个不能打开的魔盒……然后那些毁灭的东西飞了出来,我们再也不能回到没有打开的时候了。
友说也许那个时候结束了也是好事,说不定后面她会是举报你的那种人。我又认为她不是那种人。我们认识很久,但真正相识和聊天的开始是徐州拐卖案。我记得很多我们一起聊天的事,有一天晚上我们聚会,因为工作快要结束了,应该很开心的,但心情却很沉重,一起吃饭的时候说起来,是因为我们都看到了唐山烧烤店打人的新闻。
事实上人很复杂。我们绝没有到“友谊必须结束”的严重时刻,但是却是到了这样一个,突然之间无力再继续的瞬间——听起来这么为“新闻”而痛苦而起伏似乎很奇怪,但是20-23年我们的生活就是不断地围绕这些事展开。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生中最睁眼闭眼都是痛苦的时候。完全没有个人生活的时候,新闻就是生活,因此在“新闻”上有所分歧的时候,那个分歧便看起来更加的不可弥合。那段时间太特殊了。我甚至会想,如果这样的“政见不合”发生在今天,我们或许都未必会像那晚一样激烈,激烈到此后一句话都再没有说过。
“所以你的电影也在为失去结交不同政见的朋友的可能性表达哀悼。”
空音央:我想是的。我真想回到那些不假思索交朋友的日子。
因而看前面这篇访谈:“我真想回到那些不假思索交朋友的日子”。会觉得非常非常的,触动。